Cost & managerial accounting(成本&管理會計)真的這麼難讀?
回想當日準備升中七的時候,經常聽說cost& managerial accounting (下稱costing)難的很,怎樣讀也難以上手。據非官方資料顯示,paper2的curve比paper1低十分左右,即是說paper1 要80分先A的話, paper2 70分便可以了。這樣的數字實在令人心寒,而小弟亦是高考的過來人,自覺costing會令很多同學感到憂慮(特別是未接觸過前),至少我是其中一人,希望我個人的少少經驗可以對大家有幫助。
常見的問題有很多,到底costing與financial accounting(中六課程)不同之處?做題目是多勞多得,格式背熟即可?如何讀costing?那些課題應重點溫習?文字題怎麼辦?補習是否必須?溫習及考試的技巧?我暫時想到這些,如果有其他問題歡迎提出。(有些terms實在不太清楚其中文,盡我所能…)
開始前,給予大家一個小小的遊戲。
某公司於去年年初生產了product A, 資料如下(每件計):
Direct material(直接原料) $5
Direct labor(直接人工) $4
Overhead cost(間接成本) $3
Selling and administrative(銷售及行政費) $2
現在公司希望減價清貨,每件的最低售價應是多少?
我相信不少人會答$14,真正的答案留待你們自己去參透。
Costing是什麼?
Costing跟中六比較,可以說只有10%左右是相同,有些內容會是似曾相識,例如會類似中六所學的MANUFACTURING ACCOUNT(製造帳)、CASH FLOW(現金流量表);亦有人說,有些內容與中六ECON所學相近,例如NET PRESENT VALUE(折現值);SUNK COST(沉沒成本),張五常稱之為上頭成本(兩者有分別)。其實知道這些並沒有特別的作用,但可算是學得融會貫通吧?
多勞多得?
很多同學誤以為勤力便可以取得好成績,這個想法套用在會考也許還可以,在高考來說,我個人認為付出與回報沒有必然關係。題目是要做,格式是要知道,但做題目僅是測試你到底學了多少而已。如果你從不明白背後concept,做十次錯十次又有什麼意思?又有人多做幾次,連答案也背得出來,這便以為自己已經學懂了,於是每次面對新題目的時候又重覆地錯,何苦?比較懶惰的人會手持marking scheme「讀」,看著答案說題目沒有難度,結果也不用多說。眼見這些同學實在令人無言……盲目地做和讀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我可以肯定,會計不只是比誰做得多!另一方面,costing沒有規定格式,自由度相對較高,真正要記的格式相對financial accounting是九牛一毛而已。我是主張先明而後記,而不是先背了格式才算。不過在costing的確有少數文字是沒有什麼地方去理解,記了便行,下文再談。
簡言之,會計不只是背和做,信者得救,如果你不認同的話,亦無必要再看下去,把握時間多做兩條題目吧。
如何讀costing?
回應標題, costing的確是困難,特別是對於一位初學者來說,當然天才的話例外吧!但是如果讀得好的話,最多兩個月後便不會再認為困難,往後的課題亦會更易掌握。有部份學生於會考曾修讀會計,但costing並不包括於會考課程,即是所有人也是由零開始。我是一個平凡學生,第一次接觸costing的第一課時,也是給弄的一頭煙。
我認為,costing讀得成功與否,最初的一至兩個月是黃金時期,其實即是最初的課題能否盡早吸收,不能的話很大機會兵敗如山倒。比起中六,每一課的獨立性相對較高,但costing有點分別。不要看小第一課的所介紹的terms,看似簡單易明,卻有人到mock還未能寫出其定義。第一課其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為其他課題作一個簡單的引入。你會見到不少terms, 例如relevant cost and irrelevant cost (相關成本及無關成本), direct cost and indirect cost (直接成本及間接成本), fixed cost and variable cost (固定成本及變動成本)等等。單看這些字是很簡單,到時要分那些是relevant cost and irrelevant cost (相關成本及無關成本)可不是那麼容易啊!而且有些terms之間是有關係的,要清楚其關係是絕對不容易卻是必須的。明白以後就將這些terms及其關係好好記住吧! 有人會問,剛才又說不是死記?不是死記,不等於不用記!分別是先明白其原理後再好好去記而不是不求甚解,不求甚解的同學通常很快便會忘記。我個人並不主張照筆記背,而是將意思記住,需要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文字寫出來,看似很簡單,又可能有點抽象,也許有同學會覺得很「廢」,卻能表現自己對課題有真正瞭解。如果筆記是一句句子的話,我會以point的形式來記,需要時再以一句句子寫出來;另一些可行的方法例如是將一些較深的文字轉成較淺的字(有些字不能轉);轉複雜的句子轉成簡單的句子等。當然人人的方式不同,找一個令自己記得最舒服的方法。題外話,真正明白的話,「記」這個部份根本不用花多少時間。如果你還是覺得很難記,我認為你根本未夠瞭解。理解很難教,而且是文字,很大程度是憑自己的領悟力,不明白的話,問老師、同學,然後再回去自己從新理解!其實每一課也是如此!這部份實在很花時間。如果怕辛苦?那你已經輸了一大半。定義於考試佔分不重,不常問「What is direct cost?」這類定義題目,但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能否真正理解。總括而言,第一課不是最難的一課,卻是最重要的一課,所以這裡非常長氣,我自己花了差不多一個月去理解!(幸運地我比其他同學早半個月開始學costing)
另外,及早「忘記」financial accounting所學的,忘記的意思是不要自作聰明地將以前所學的套用到現在,當然有不少同學不是自作聰明,而是將現在與以前混淆了。我舉一個例子,depreciation (折舊),在中六是expenses(費用)入profit and loss(損益帳),中七depreciation是irrelevant cost (無關成本),你們很快便會學到,到時候便會知道是什麼一回事,單是這個簡單的原理,同學又何只錯三數次?有少部份內容確實是與中六會計及經濟相近,但我認為不要混為一談比較好,融會貫通與亂七八糟可能是一線之差而已,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前者的。
你可能會認為,誰不知道明白原理重要?但是怎樣去明?這一部分實在難下筆,方法實在抽象,而且人人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剛才談過文字方面要靠自己理解,這裡談談對於公式方面的做法,我個人比較欣賞用簡單的數字去代入公式,化繁為簡,先用簡單直接的題目小試牛刀,並清楚知道自己每一步在做什麼,即是說你要知道每一步背後的原理,當然有些步驟是不用解釋,例如balance b/f, 自己懂去分辨吧?自己先有簡單的概念,不要趕着去做past paper,盲目地做是浪費了一條題目。「聽」總是天下無敵,「做」是無能為力的同學總是為數不少,沒有不勞而獲的。有不少同學在這裡會掉下陷阱,就是以為多做就能明白,多做只能死記,前文已經提過,不再多提。
每一課不是獨立的,知道其關係確實有助理解,道理簡單不想多說。例如job costing 與process costing; absorption costing(吸收成本法)與marginal costing(邊際成本法)等等…自己領會比我講更有用!反正未學,多講無謂。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