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專欄 : Fantasy Game Top 30
發表者 朱彥碩 於 2005-09-29 04:50:00 (9219 人氣)
這篇文章雖說是寫Fantasy Game的30大球員。但是,我並不為各位預測新一季的Top 30。而是藉由一個數字公式,也就是我曾經介紹過的「全能指數」,來分析上個球季「全能指數」的前三十名,以供下個球季的參考。
請記得一件事,沒有一項數據是可以「正確評斷」每個球員優劣的。為什麼用「全能指數」?因為「全能指數」的計算方式與Fantasy Game的「意義」比較相近。Fantasy Game講求的是各數字的全能性,所以我才用這個統計方式。唯一不同的是,Fantasy Game可能還統計三分球,扣除這個因素,這個數據與Fantasy Game真實排名的「正相關性」非常高。
其計算公式如下(皆為平均數):得分+籃板+助攻+抄截+火鍋—失誤—(出手數—命中數)—(罰球出手數—命中數)
(至少須出賽56場,統計至小數點後一位)
1、Kevin Garnett:32.0
2、LeBron James:28.2
3、Dirk Nowitzki:28.1
4、Amare Stoudemire:26.7
5、Shawn Marion:25.7
6、Tim Duncan:25.2
7、Allen Iverson:24.8
8、Shaquille O’Neal:24.3
9、Kobe Bryant:24.2
10、Tracy McGrady:23.7
11、Elton Brand:23.6
12、Brad Miller:23.6
13、Dwyane Wade:23.3
14、Paul Pierce:22.2
15、Steve Nash:22.0
15、Gilbert Arenas:22.0
15、Larry Hughes:22.0
18、Stephon Marbury:21.9
19、Vince Carter:21.5
20、Chris Webber:21.3
21、Jason Kidd:21.1
22、Yao Ming:20.6
23、Steve Francis:20.5
24、Lamar Odom:20.4
25、Mike Bibby:20.3
26、Corey Maggette:19.8
27、Chris Bosh:19.4
28、Ray Allen:19.3
28、Marcus Camby:19.3
30、Ben Wallace:19.2
30、Zydrunas Ilgauskas:19.2
30、Jason Richardson:19.2
另外未達統計出場數標準的:(Ron Artest只有7場,不予計算)
Jermaine O’Neal:21.8
Andrei Kirilenko:21.2
看到上列的排名,你想到什麼?
1、這項數據,對射手不利,像Ray Allen僅有19.3,但Fantasy Game裡有三分球一項的話還是可以選他。Michael Redd、Rashard Lewis與Peja Stojakovic分數都不高,但理由同Allen。
2、KG、James與Nowitzki仍是前三順位大熱門。特別是KG,我敢打賭,十個Fantasy Game的group有九個會選他當狀元。
3、本數據對於控球後衛較為不利。年度MVP,Nash的排名只在中段而已。而聯盟幾位頂級的得分後衛,如Kobe、T-Mac、Carter等等,都還是很可觀。像Wade與Iverson,根本不能算純控球。
4、這項數據對於中鋒與大前鋒較為有利。首先,蓋鍋的平均數往往大於抄截;籃板平均數往往高於助攻;後衛的投籃命中率往往低於中前鋒,即便罰球可以追回一點,但仍極為有限,而且後衛的失誤率偏高。
5、要注意一些球員轉隊後的表現。像Webber轉到七六人隊後就像爛泥一樣,Baron Davis轉到勇士隊後還好一點。
6、比較令我意外的是,Ben Wallace的排名比較靠後。主因在於他的出手次數增加,但命中率與罰球命中率都不理想。而讓我意外的冷門是Brad Miller,他恰好出賽56場,但績效整體看來很不錯。
7、以上「全能指數」,只要達到15以上,就已經可算是球隊裡的主力級球員。
8、這種數據,其設計都是有其「因果」性。加強了籃板、助攻、抄截等「正向項目」的重要性,削減了得分的重要性。
有興趣的人,也不妨用這種方式玩玩看,應該會蠻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