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要面對的是保守市民卅文﹕盧子健
【明報專訊】近月來,民主派就政制發展的討論愈來愈熱,採訪政治新聞的記者可能很興奮,但普羅大眾對有關問題有多少關心呢?
政治現實:港人屬政治保守
特首參選人有執政經驗佔優
日前本報就幾位假想特首候選人做了一個民意調查,其結果有其啟發性。3位假想候選人是唐英年、梁家傑和梁振英,結果是唐英年以大距離勝出,得到逾四成市民支持,梁家傑取得一成多市民支持,梁振英所得支持則一成不足。
民主派候選人在立法會選舉中一般得到約六成左右選票。如果這個得票率反映在特首直選中,民主派候選人應能穩勝。但上述本報民意調查並不印證這一點。
事實上,在2007年舉行的特首選舉,雖然並沒有市民的直接參與,民意調查亦顯示代表建制的曾蔭權,所得民意支持遠高於民主派候選人梁家傑。
民意調查不等於投票選舉,如果是有真正的普選,民意調查對各特首候選人或假想候選人的支持度,未必如現在的一樣。如果是有真正的普選而又有開放的競選過程,民意調查結果,更可以出現極大變化。在2007年中,美國民意調查顯示奧巴馬競選美國總統的勝算極低,但經過一年的競選運動,他完全扭轉了民意調查的結果。
雖然如此,我們也不能隨便否定一個政治現實,就是香港市民在政治上的保守性。
在立法會選舉中,雖然民主派取得較多的選票,並不表示很多市民對民主派有極其熱情的支持,更不等於他們認同民主派的所有政策和價值觀。
目前很多選民在選擇支持候選人時,主要還是考慮候選人有多積極為選民爭取權益及其個人形象,以政治信念作為投票主要考慮的選民並不多。
正因如此,在2007年特首選舉、又或者本報最近所做的民意調查,都顯示市民中支持民主派出任特首的並非多數。對這些數字與立法會選舉結果的矛盾的合理解釋是﹕市民在選擇心儀特首人選時,會以該人的執政經驗作為優先考慮。由於目前香港民主派毫無執政經驗,上述考慮自然引導市民作出保守選擇。
在政治參與上,香港市民大體上也是保守的。自有立法會直選以來,最高一次投票率是在2004年,但也只是55%左右,而香港還有大約三分一合資格人士沒有登記為選民。如果以所有合資格人士作為基數,立法會選舉的一般市民參與率是三成至三成半之間。
投票是較高層次的政治參與。香港的遊行活動的參與規模較大,但仍然不是持續性的參與。所有民主派政黨成員人數加起來只不過幾千,其中活躍的成員就更少。
香港市民持續參與政治活動的不多,一方面是他們的工作繁忙,生活節奏不容許,但很大程度上亦是因為他們欠缺承擔,對政治組織的價值觀和立場政策並沒有強烈的忠誠。
上述分析,並非是對香港市民的批評,因為每個社會有什麼價值觀、有什麼取向,是這個社會多年發展所形成的結果,難以說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香港市民完全選擇自己所屬意的生活方式。如果香港社會的主流政見是保守,這就是主流。持有較進步政見的人士要從這個現實出發,考慮如何推展自己的政治工作。
這也正是民主派要面對的一個嚴肅和嚴峻的問題。
策略選擇應計較正面效果
否則與盲動何異?
民主派的活躍分子熱烘烘地討論政改問題,但普羅大眾其實相當冷淡。也許,民主派正是想通過一些較為激烈或者搶鏡的方法,來刺激市民對政改問題的關注,但關注之後又如何?我們對市民的反應有什麼的基本估計?
沒有人能預知市民對「五區請辭」、「總辭」等有什麼反應。但我的估計是﹕反應不會很大。有些市民會支持民主派的做法,但不會因此而血脈沸騰、委身參與社會行動以向建制施加更多壓力。也會有市民覺得民主派「玩」,浪費制度資源和引致更多選舉、勞民傷財。而幾百萬根本不會投票的市民則更多並不感覺「請辭」、「總辭」等對他們有什麼切身影響,有關事件只是他們茶餘飯後的一個話題。
有人會問﹕如果不用「請辭」、「總辭」這些做法,有更有效的推動民主的方法嗎?我沒有答案,不過如果策略選擇只不過是基於未能想到更好的方法,似乎粗疏了一點。策略選擇應是基於達到一個正面效果的可能性有多大,否則與盲動有什麼分別?
我的立論基礎是﹕香港市民在政治上基本上是保守的。民主派若以為用「請辭」、「總辭」就能動員市民,相信效果不大。至於在沒有市民動員的情下,為何建制要在政制發展問題上作出重大讓步?我沒有答案,也想聽到一個建基於紮實分析的答案。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
http://news.mingpao.com/20090909/ms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