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2閱讀
  • 0回復

專家分析南丫島撞船意外四大原因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on1909
 
發帖
1400
好友元
1455
閱讀權限
1603
貢獻值
0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樓主   發表于: 2012-10-03

【明報專訊】國慶夜撞船海難多達38人罹難,綜合海事專家及工程師分析,共有四大原因導致意外傷亡慘重,包括港燈船「南丫四號」尾部遭撞穿後,機房大量入水,致「頭輕尾重」;事發時大量乘客聚集船尾,這兩點均加快船身以90度垂直下沉。專家更揭發該船將救生圈錯誤集中放在船尾,加上船上兒童未跟足指引在上船後穿上救生衣,最終釀成慘劇。
專家促加強規管小型船設備
職訓局海事訓練學院經理楊沛強指出,意外現場並非繁忙航道,而載有百多人的南丫四號雖有足夠救生設備,發生事故時卻未能發揮作用,認為政府成立調查委員會,除了找出肇事原因,亦應探討加強規管體型較小船隻的安全設備。
前晚約8時23分,港九小輪海泰號高速駛至南丫島榕樹灣海面,直撞以慢速離開碼頭的港燈船南丫四號。理大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估計,海泰號重約200公噸,估計船速維持在每小時20海里,當它撞向船速約15海里的南丫四號,撞擊力高達500至600公噸,相當於10輛坐滿乘客的雙層巴士以時速80公里撞向南丫四號,力度相當猛烈。
衝力如10巴士猛撞南丫四號
他說,南丫四號船底以玻璃纖維製造,在海泰號撞擊下不堪一擊,「玻璃纖維受撞擊,缺口面積較金屬大得多,海水大量湧入機房,便會迅速下沉」。海泰號的損毁位置在船頭,僅有小量「分隔艙」有海水湧入,下沉風險則不高。
楊沛強又指出,另一致命因素,是南丫四號錯誤將救生圈集中放在船尾,並無平均分散在船艙內,當有事故時,船員便無法有效分派救生圈予每一名乘客。此外,船上兒童未跟足海事處觀賞煙花指引,上船後即時穿上救生衣,結果撞船後無法保命。
本報昨訪問多名海難傷者,均引證專家說法,多名傷者稱,撞船後船尾瞬間下沉,令船艙入水,他們爭相往船尾搶救生圈也徒勞無功。當船直插下沉時,多名乘客和大量雜物一同跌到船尾被困,無法逃出生天。
海事處長廖漢波僅透露,對於兩船為何相撞仍在調查中。據悉,兩艘船隻的船牌均仍有效,其中港燈於5月8日續牌,即通過安全檢測,包括船上救生設備。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海事處控制中心有雷達,可探測金屬製的大船,或裝有雷達或通訊設備的船,可確定船隻在不同時段的位置,由此可推測船速。
兩船靠近  右邊船可先行
香港商船高級船員協會秘書長鍾東堂指出,根據海事工作守則,兩船靠近時,右邊的船隻可優先航行,兩船亦會亮着船頭的紅色或綠色燈號,分別代表停下或通過,向對方示意,只要雙方遵守守則,不會撞船。
根據兩隻肇事船隻受損位置推測,事發時南丫四號在海泰號前面越過,然後海泰號於南丫四號後面駛過,但結果是海泰號左邊船頭撞到南丫四號的船尾,至於誰人違規,仍要深入調查。


http://hk.news.yahoo.com/%E5%B0%88%E5%AE%B6%E5%88%86%E6%9E%90%E6%85%98%E5%8A%87%E5%9B%9B%E5%A4%A7%E5%8E%9F%E5%9B%A0-21275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