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引用Ljungberg8於2006-01-08 16:17發表的[HELP]有個中史既問題呀:
我要寫一篇中史論文....
個論文題目係「秦始皇興革太急導致秦朝速亡」
我唔係太明興革既意思係咩? [表情]
.......
公元前221年,秦以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流暢的政治系統一統六國,成為中國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的皇朝。然而,在短短的十五年間秦卻迅速亡國。其中在十五年來所實行的制度、興革措施多如繁星。這確是秦之功,亦是秦之過。
秦始皇制定的興革措施,大致可分為五方面:政洽、文通、經濟、文化和軍事。政治上廢封建行郡縣,設三公九卿,修訂法律,定「皇帝」尊號;交通上開鑿運河,修築鐵路,統一車軌;經濟上制定新的土地、賦稅制度,行重農抑商政策,統一貨幣及度量衡;文化方面統一了文字和思想;軍事上銷毀民間兵器,拆除六國險阻,修建長城,南征百越,北伐匈奴。這些政策面面俱到,確有助統治,然又如何令秦國壽命不增反減呢?
秦為了維持巨額的軍事開支和工程建設,不斷向人民徵收重稅。據史書記載,人民需繳交三分之二的農獲,再加上繁重的田租、口賦「二十倍於古」,貧戶自然無法負擔。秦始皇在位時「男子力耕不足糧饟,女子力織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政,猶未足以澹其欲也」(漢書.食貨志上),可見人民貧困程度。
秦又連年征戰,大興土木,耗用大量民力,無止境的兵役及徭役使人民民不聊生。據統計,被派往修築長城的人便有四十萬、戌守長城的人數有三十萬,戌守嶺南的更達五十萬。大多數農民被迫離開崗位,令生產停頓,導致農民破產,社會經濟遭受到嚴重的破壞。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控制人民的思想,秦始皇以嚴刑峻法實行監控,限制平民和知識份子的言論自由。他聽從丞相李斯的話,下令「焚書」,以確立法家思想的地位;發覺有儒生在背後議論朝政後震怒,遂又下令「坑儒」,以杜絕反對的聲音。這使知識份子對秦懷恨在心,不再寄望於秦。
總括來說,秦始皇能夠推行如此多政策,對後世影響之大,的確不負「千古一帝」的美名,但與此同時,又急又密的制度令人民窮於應付,無力為生,兼且得罪了知識份子,遂在統一中國的十五年後被劉邦攻破咸陽,秦至此而亡。人心流失,如何不亡?如何不速亡?一切都是有理可據。
ps:網上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