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8閱讀
  • 9回復

[FB轉貼]德國教育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joN3
 
發帖
7997
好友元
34
閱讀權限
7999
貢獻值
0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樓主   發表于: 2013-03-14
德國人的教育原則 (轉載)



德國人獲得諾貝爾獎人數佔總數的一半。通過國家介入,德國憲法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盤,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教育重點在:
1、基本社會常識。
2、動手能力。
3:保護孩子情感胚胎,澆灌情商,不該過度開發孩子智力。

原以為在德國祇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

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老師表示反對並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個星期後我再次去見老師,並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證書,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師用一種奇怪的眼光看著我,似乎我像來自外星的人一樣。”

老師進而解釋,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想像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了計算機的硬盤,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

儘管如此,我對德國禁止學前教育的做法還是不太理解。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專門請教了德國的教育人士,他們讓我找《基本法》來看看。翻開聯邦德國《基本法》(即憲法),我大吃一驚。其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Vorschule)。

我還是不明白德國憲法為何這樣規定,只好再請教有關的教育專家。他們告訴我,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應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
一、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二、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三、培養孩子的情商,特別是領導力。

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後來查了一下歐洲有關國家的情況才發現他們對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例如匈牙利立法規定:嚴格禁止教授幼兒園期間的孩子學習寫作、閱讀、計算等。幼兒園的教育是免費的。 (Ungarn: Es ist strengstens verboten in diesem Jahr den Kindern Schreiben, Lesen, Rechnen, usw. beizubringen. Die padagogische Arbeit der Kindergarten ist kostenlos).

學前教育破壞想像力
與歐洲相反,中國/香港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紮實,但他們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暫且拋開中西教育優劣的爭議和評判,讓我們來關注德國教育的成果: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70多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難道這是種族的問題?恐怕沒有這麼簡單。讓我們重新審視德國的教育,看看他們的做法是否值得我們藉鑑。同時也希望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別沾沾自喜,因為今天所做的事情,其實是毀了中國/香港的一代又一代。
離線myrmidon
發帖
6103
好友元
30784
閱讀權限
6103
貢獻值
0
只看該作者 1  發表于: 2013-03-14
支持.
但身在香港, 把孩子像國外般教育本身十分困難. 而且如果刻意把孩子標奇立異, 又好似遠離社區群體, 對孩子也不是好事
離線freezefox
發帖
162595
好友元
458090
閱讀權限
262237
貢獻值
13
只看該作者 2  發表于: 2013-03-14
香港?就快連幼稚園生都要背乘數表了!


香港教育係標榜「我學早你幾年」!所有BAND 1 既名校都要課程快人幾年。中一要學中三既野!塞到個腦死哂咁就最威的了。


YFF 已死!!這是 Fantrax 的新時代!!
離線him
發帖
23061
好友元
97
閱讀權限
23061
貢獻值
2
只看該作者 3  發表于: 2013-03-14
我親戚個仔K3已經要學呢樣學個樣 仲返到屋企發呀媽脾氣
離線yanyan
發帖
33478
好友元
89299
閱讀權限
33478
貢獻值
2
只看該作者 4  發表于: 2013-03-15
回 him 的帖子
him:
我親戚個仔K3已經要學呢樣學個樣[表情] 仲返到屋企發呀媽脾氣[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證明佢真係學到野
一心只等葡萄熟透 嚐杯酒

引用第31樓國球旗2010-04-16 01:02發表的“”:

一個好友論壇,只得一個 yan 姐 [表情]  [表情]
離線麻凡
發帖
35940
好友元
3414
閱讀權限
35941
貢獻值
10
只看該作者 5  發表于: 2013-03-15
唉, 真係極同意, 細路仔既任務根本就係要好好地玩........

而家d細路越來越冇童年, 真係好陰功, 香港而家變態到1歲開始就要教英文單字, 如果唔係就落後於人, 考唔到入好的n班咁話喎.......

唉.............................
離線freezefox
發帖
162595
好友元
458090
閱讀權限
262237
貢獻值
13
只看該作者 6  發表于: 2013-03-15
回 麻凡 的帖子
麻凡:唉, 真係極同意, 細路仔既任務根本就係要好好地玩........
而家d細路越來越冇童年, 真係好陰功, 香港而家變態到1歲開始就要教英文單字, 如果唔係就落後於人, 考唔到入好的n班咁話喎.......
唉............................. (2013-03-15 12:23) 

你可以唔跟的。



























不過後果自負…………


YFF 已死!!這是 Fantrax 的新時代!!
離線麻凡
發帖
35940
好友元
3414
閱讀權限
35941
貢獻值
10
只看該作者 7  發表于: 2013-03-15
回 freezefox 的帖子
freezefox:你可以唔跟的。
....... (2013-03-15 15:06) 

我夠知唔可能唔跟啦, 如果唔係都唔駛唉聲嘆氣啦..............
離線國球旗
發帖
206550
好友元
90
閱讀權限
206550
貢獻值
13
只看該作者 8  發表于: 2013-05-07


一個中國婆婆跟我說:「我的兒子去美國留學,畢業後定居美國。
還給我找了個洋媳婦 Susan。
如今,小孫子 Toby 已經 3 歲了。
今年夏天,兒子為我申請了探親簽證。
在美國待了三個月,洋媳婦 Susan 教育孩子的方法,
令我這個中國婆婆大開眼界。」

照顧自己

每天早上,Toby 醒來後,
Susan 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顧自地忙去了。

Toby 會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麵包片。
吃飽後,他回自己的房間,
在衣櫃裏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

畢竟 Toby 只有 3 歲,還搞不清楚襪子的正反面,
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腳。
有一次 Toby 又把褲子穿反了,我趕緊上前想幫他換,
卻被 Susan 制止了。
她說,如果他覺得不舒服,會自己脫下來,重新穿好;
如果他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那就隨他的便。

那一整天,Toby 反穿著褲子跑來跑去,Susan 像沒看見一樣。

又一次,Toby 出去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
沒多大會就氣喘吁吁地跑回家,
對 Susan 說:「媽媽,Lily 說我的褲子穿反了,真的嗎?」
Lily 是鄰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歲。

Susan 笑著說:「是的,你要不要換回來?」
Toby 點點頭,自己脫下褲子,仔細看了看,重新穿上了。
從那以後,Toby 再也沒穿反過褲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孫女五六歲時不會用筷子,
上小學時不會繫鞋帶。
如今在讀初中要寄宿的她,每個週末都要帶回家一大堆髒衣服呢。

不吃飯就餓著

一天中午,Toby 鬧情緒,不肯吃飯。
Susan 說了他幾句,憤怒的小 Toby 一把將盤子推到了地上,
盤子裏的食物灑了一地。

Susan 看著 Toby,認真地說:「看來你確實不想吃飯!
記住,從現在到明天早上,你什麼都不能吃。」
Toby 點點頭,堅定地回答:「Yes!」
我在心裏暗笑,這母子倆,還都挺倔!

下午,Susan 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國菜。
我心領神會,Toby 特別愛吃中國菜,
一定是 Susan 覺得 Toby 中午沒好好吃飯,
想讓他晚上多吃點兒。

那天晚上我施展廚藝,
做了 Toby 最愛吃的糖醋裏脊、油悶大蝦,
還用義大利麵做了中國式的涼麵。

Toby 最喜歡吃那種涼麵,小小的人可以吃滿滿一大盤。

開始吃晚飯了,Toby 歡天喜地地爬上凳子。
Susan 卻走過來,拿走了他的盤子和刀叉,
說:「我們已經約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飯,你自己也答應了的。」

Toby 看著面容嚴肅的媽媽,
“哇”地一聲在哭起來,
邊哭邊說:「媽媽,我餓,我要吃飯。」
「不行,說過的話要算數。」Susan 毫不心軟。

我心疼了,想替 Toby 求情,說點好話,卻見兒子對我使眼色。
想起我剛到美國時,兒子就跟我說,在美國,父母教育孩子時,
別人千萬不要插手,即使是長輩也不例外。
無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那頓飯,從始至終,可憐的小 Toby 一直坐在玩具車裏,眼巴巴地看著我們三個大人狼吞虎嚥。
我這才明白 Susan 讓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

我相信,下一次,Toby 想發脾氣扔飯碗時,
一定會想起自己餓著肚子看爸爸媽媽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經歷。
餓著肚子的滋味不好受,
況且還是面對自己最喜愛的食物。

臨睡前,我和 Susan 一起去向 Toby 道晚安。

Toby 小心翼翼地問:「媽媽,我很餓,現在我能吃中國麵嗎?」
Susan 微笑著搖搖頭,堅決地說:「不!」
Toby 歎了口氣,又問:「那等我睡完覺睜開眼睛時,可以吃嗎?」
「當然可以。」Susan 溫柔地回答。
Toby 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況下,Toby吃飯都很積極,
他不想因為“罷吃”而錯過食物,再受餓肚子的苦。

每當看到 Toby 埋頭大口大口地吃飯,
嘴上臉上粘的都是食物時,我就想起外孫女。

她像 Toby 這麼大時,為了哄她吃飯,
幾個大人端著飯碗跟在她屁股後面跑,
她還不買賬,還要談條件:
吃完這碗買一個玩具,再吃一碗買一個玩具……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有一天,我們帶 Toby 去公園玩。
很快,Toby 就和兩個女孩兒玩起了廚房遊戲。
塑膠小鍋、小鏟子、小盤子、小碗擺了一地。

忽然,淘氣的 Toby 拿起小鍋,
使勁在一個女孩兒頭上敲了一下,
女孩兒愣了一下,放聲大哭。
另一個女孩兒年紀更小一些,
見些情形,也被嚇得大哭起來。
大概 Toby 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站在一旁,愣住了。

Susan 走上前,開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
她一聲不吭,拿起小鍋,使勁敲到 Toby 的頭上,
Toby 沒防備,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來。
Susan 問 Toby:「疼嗎?下次還這樣嗎?”
Toby 一邊哭,一邊拼命搖頭。
我相信他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

建立社交能力

Toby 的舅舅送了他一輛淺藍色的小自行車,
Toby 非常喜歡,當成寶貝,不許別人碰。
鄰居小姑娘 Lily 是 Toby 的好朋友,
央求 Toby 好幾次,要騎他的小車,Toby 都沒答應。

一次,幾個孩子一起玩時,
Lily 趁 Toby 不注意,偷偷騎上小車,揚長而去。
Toby 發現後,氣憤地跑來向 Susan 告狀。

Susan 正和幾個孩子的母親一起聊天喝咖啡,
便微笑著說:「你們的事情自己解決,媽媽可管不了。」
Toby 無奈地走了。

過了一小會兒,Lily 騎著小車回來了。
Toby 看到 Lily,一把將她推倒在地,搶過了小車。
Lily 坐在地上大哭起來。
Susan 抱起 Lily,安撫了她一會兒。
很快,Lily 就和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

Toby 自己騎了會車,覺得有些無聊,
看到那幾個孩子玩得那麼高興,
他想加入,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蹭到 Susan 身邊,嘟囔道:「媽媽,我想跟 Lily 他們一起玩。」

Susan 不動聲色地說:「那你自己去找他們啦!」

「媽媽,你陪我一起去。」Toby 懇求道。

「那可不行,剛才是你把 Lily 弄哭的,
現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決問題。」

Toby 騎著小車慢慢靠近Lily,快到她身邊時,又掉頭回來。
來回好幾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Toby 和 Lily 又笑顏逐開,鬧成了一團。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Susan 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
聽說我來了,兩人開車來探望我們。
家裏來了客人,Toby 很興奮,跑上跑下地亂竄。

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裝滿了水,提著小桶在屋裏四處轉悠。
Susan 警告了她好幾次,不要把水灑到地板上,Toby 置若罔聞。

最後,Toby 還是把水桶弄倒了,水灑了一地。
興奮的小 Toby 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
還得意地光著腳丫踩水玩,把褲子全弄濕了。

我連忙找出拖把準備拖地。
Susan 從我手中搶過拖把交給 Toby,
對他說:「把地拖乾,把濕衣服脫下來,自己洗乾淨。」

Toby 不願意,又哭又鬧。
蘇珊二話不說,直接把他拉到貯藏室,關了禁閉。
聽到Toby在裏面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我心疼壞了,
想進去把他抱出來。
Toby 的外婆卻攔住我,說:「這是 Susan 的事。」

過了一會兒,Toby 不哭了,他在貯藏室裏大聲喊:
「媽媽,我錯了。」

Susan 站在門外,問:「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我知道。」Susan 打開門,
Toby 從貯藏室走出來,臉上還掛著兩行淚珠。
他拿起有他兩個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乾淨。
然後,他脫下褲子,拎在手上,
光著屁股走進洗手間,稀裏嘩啦地洗起衣服來。

Toby 的外公外婆看著表情驚異的我,意味深長地笑了。
這件事讓我感觸頗深。
在很多中國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時,常常會引起“世界大戰”,
往往是外婆外公護,爺爺奶奶攔,夫妻吵架,雞飛狗跳。

後來,我和 Toby 的外公外婆聊天時,提到這件事,
Toby 的外公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他說,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雖然小,卻是天生的外交家,
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他會很聰明地鑽空子。

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
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
而且,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
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
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所以,無論是父輩與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還是夫妻兩人的教育觀念有差異,都不能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

Toby 的外公外婆在家裏住了一周,準備回加利福尼亞了。
臨走前兩天,Toby 的外公鄭重地問女兒:
「Toby 想要一輛玩具挖掘機,我可以買給他嗎?」

Susan 想想,說:「你們這次已經送給他一雙旱冰鞋作為禮物了,
到聖誕節時,再買玩具挖掘機當禮物送給他吧!」

我不知道 Toby 的外公是怎麼告訴小傢伙的,
後來我帶 Toby 去超市,他指著玩具挖掘機說:
「外公說,聖誕節時,給我買這個當禮物。」
語氣裏滿是欣喜和期待。

雖然 Susan 對 Toby 如此嚴格,Toby 卻對媽媽愛得不得了。
他在外面玩時,會採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認為漂亮的葉子,
鄭重其事地送給媽媽;
別人送給他禮物,他會叫媽媽和他一起拆開;
有什麼好吃的,也總要留一半給媽媽。

想到很多中國孩子對父母的漠視與冷淡,
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婦。
在我看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美國媽媽有很多值得中國媽媽學習的地方。
[ 此帖被國球旗在2013-05-07 19:05重新編輯 ]
離線Ar敬
發帖
17714
好友元
4300
閱讀權限
16726
貢獻值
0
只看該作者 9  發表于: 2013-05-07
回 國球旗 的帖子
國球旗:[圖片]
一個中國婆婆跟我說:「我的兒子去美國留學,畢業後定居美國。
還給我找了個洋媳婦 Susan。
如今,小孫子 Toby 已經 3 歲了。
....... (2013-05-07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