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國外或國內的醫學報告顯示,當人體的脂肪組織比例上升至危險界限時,身體的自我偵測及保護的能力會下降,影響免疫、賀爾蒙及神經系統的正常操作,這代表了體重過重或肥胖會影響身體機能的正常操作。
體重過重或肥胖,除了外觀及心理上的困擾外,最讓醫界詬病的莫過於對健康的傷害。
對健康的傷害,可細分為「生理上」及「病理上」的影響。生理上的影響簡稱為小毛病,因為無法從臨床數據上去判斷,諸如腰酸背痛、手腳酸麻、走路氣喘、關節疼痛、精神不好、排便不順、月經不順等現象,都是屬於生理上的小毛病;病理上的影響簡稱為大疾病,肥胖之所以被WHO定義為「流行病」,正是它與許多慢性病的發生有正比相關。
與肥胖拉上關係的疾病包括:高血脂、高血糖、心臟病、高血壓、腦中風、膽結石、高尿酸、不孕症、膝蓋關節炎、打呼及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及若干癌症的發生,如乳癌、大腸癌和食道癌。肥胖可能不會在短期內要命,但它會慢慢的蠶食健康和影響其生活品質。
根據WHO的最新統計,全球有3億人口體重過重或患有肥胖症。全世界最胖的國家美國,有超過50%的人是體重過重或患有肥胖症。
在台灣,根據營養調查顯示,有25%的民眾是體重過重或患有肥胖症;而中國大陸的肥胖人口數也在上升中,讓大陸衛生部官員頭痛的是,胖小孩比胖大人來得多。
對個人而言,肥胖可能不算什麼,但對國家而言,因肥胖所造成的醫療資源耗損,龐大的社會成本負擔,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