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 topic
【被遺忘的韓國歷史:評《半世紀的諾言》】— 鍾樂偉
* 文章部份內容有電影的內容劇透,敬請留意
上年的一套韓國電影《逆權大狀》,在香港這個充滿競爭的電影市場裡獲得票房佳績,已算是非常難得,更重要的是,它也大開了香港人對韓國近代歷史的眼界,認識到已故的前韓國總統盧武鉉的前半生,活在還是軍事獨裁時代的韓國下,如何與極權的政府在法庭與街頭上進行抗爭。當然,《逆權大狀》只是剪輯了豐富的韓國歷史中的某一角,一年後的韓國電影圈,另一套打正旗號以近代韓國歷史為題材的韓國電影,又在同一檔期於韓國公映,不但引起媒體關注,根據導演尹濟均所言,這套電影更大的目的,是讓大眾不要遺忘四段已陸續在韓國社會淡忘的人民歷史,也要借此來推動世代對話,這就是有韓國版《阿金正傳》的電影《半世紀的諾言》的賣點。
電影《半世紀的諾言》,韓文原譯為《國際市場》,講述了德秀 (黃正民飾) 於兒時因為韓戰的關係,與父親與妹妹於北韓撤退的時候被迫分隔二地,他與母親成功從北韓乘船逃到韓國的釜山,起初因為極度貧窮的關係而需要投靠於釜山「國際市場」當買賣的親戚生活。其後,德秀因著爸爸於撤退時的一句說話「我離開以後你便是一家之主,要好好照顧家人」,先於 60 年代為了養活家人而冒險選擇前往西德當礦工,更也差點兒喪命於此,大難不死的德秀有幸也於工作期間認識了從韓國來到西德當護士的英子 (金允珍飾)。賺錢回家後,他與英子成家立室之餘,也買下了親戚於「國際市場」的店舖。但因為要應付弟妹的升學費用,他也再一次選擇離鄉別井,前往當時正值越戰之時的越南當技術工人。雖然成功賺錢幫助弟妹供讀大學,但卻在戰場中被炸斷了腳。戰爭後,他回到釜山,作為一家之主的他,一直對於撤退時失散了妹妹念念不忘,幸而當時正值韓國 KBS 電視台籌辦了一個協助因韓戰而失散的家人,透過電視台的廣播而找尋家人的節目,他最終戲劇性地能夠尋回失散多年,後來被一美國人領養並旅居美國的妹妹。正當那時,年華老去的德秀,看著一家人整整齊齊共聚一堂,他對著父親的照片含著淚上說到「我的一生真的很辛苦,但總算我沒有辜負父親你的一番說話」。這就是他的一生,與不少當下韓國的 50 至 60 歲一代,有著一樣的過去。
動之以情的劇情,配以韓國影帝黃政民的精湛演技,電影《半世紀的諾言》公映後,一直勢如破竹,已吸引逾 1,400 萬人次入場,製造另一次韓國電影市場的神話。在電影中,曾經討論了四件影響韓國戰後國家發展的大事:興南大撤退、韓國礦工於西德工作、韓國人於越戰期間向南越提供技術支援與 1983 年的 KBS 節目《尋找離散家族》,每一件事,其實背後也反映出男主角德秀與韓國於近數十年間的國運,都走在相同的軌跡上,就是有種身不由己的無力感,但也會用盡辦法去克服的蠻勁。
蕩氣迴腸的興南撤退
在電影《半世紀的諾言》的開首中,男主角德秀一直與家人定居於位於今日北韓咸鏡南道的興南。興南雖然位於朝鮮半島的北方,但於韓戰期間曾經因為由麥克亞瑟將軍帶領的聯合國軍隊,從南方反攻北韓後短暫期間落入成為韓國政府暫時管理的地區,因而不少居於這一地區的居民都是「既北又南」,即是既有支持共產主義的北韓支持者,也有不少從韓國移至那裡生活的親資本主義人士。那時,不少人的家中都有擺放兩支不同國家的國旗,已備政局突變。
在電影的背景中,講到因為北韓獲得到中國的軍事支援後,從 50 年中後期開始於朝鮮半島的北方反攻聯合國軍隊,招架不住的韓國與聯合國軍隊節節敗退,被迫棄守興南。當時,實情時發生了類似電影中一位韓國軍官哀求負責美軍於咸興軍區的將領愛德華•阿爾蒙德,希望他可以下令,讓 10 萬名生活在興南的韓國人能夠登上運輸艦 Meredith Victory 號,與軍人一起撤離。當然電影拍攝出就在船艦起航前最後一刻時愛德華 • 阿爾蒙德的忽然回心轉意,有戲劇化的成份,但最終 Meredith Victory 號成功把 14,000 名成功撤離了興南,而這一次也成為了單一隻船艦能夠撤走最多人口的健力士世界紀錄,也是事實。
離鄉別井的西德旅程
從興南逃難到韓國釜山後,電影講述德秀一直寄居在親戚於當地一個叫「國際市場」的家中生活。為守著當年與父親失散前的一個要照顧母親與妹妹的承諾,德秀成長後因為要養活家人,但當時韓國經濟百廢待舉,剩餘勞動人口多的是,碰巧 60 年代初剛剛正是西德為了發展國內的礦產業的需要,大舉向韓國招手,輸入大量在石礦場工作的勞工。德秀在他的好友達久(吳達秀 飾) 的慫恿,結果一起遠渡西德工作。
電影以外,原來從 60 至 70 年代後期,一共有接近 8000 多名韓國人遠洋到西德當礦工賺錢,同時還有1萬多個像電影女主角英子從韓國來到西德當護士的女士,這兩批勞工一併加起來匯回韓國的金錢,原來佔當年韓國人從海外匯款到本土的 3 成多,可見他們對韓國國內經濟的貢獻。但是,與電影中呈現的像德秀和英子懷著歸心似箭回到韓國的情景不一樣,原來當時有 5000 多名來到西德工人的韓國人,最後沒有選擇回流到韓國,反而留在德國生活,另外還有 5000 多名工人最終選擇移民到美國生活。那些選擇在德國生活的韓國人,當中不少其實還繼續留在礦場工作,最後一位韓國礦工於 2003 年退休,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韓國人與越戰的遺產
從西德國來後,德秀與英子也結了婚。雖然經濟生活與同時期的韓國一樣,隨著工業化之下陸續改善了,但為了照顧正要升到首爾攻讀大學的妹妹,德秀也再一次被迫離鄉別井,到當時正在內戰水深火熱的越南當技工賺錢。
當時,其實有超過接近 25 萬名與德秀一樣從韓國到了越南當技術工人。跟韓戰當年為日本戰後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韓國的經濟也大大因為越戰期間,美國在越南外判了大量的建築業與製造業合約給韓國企業,幫助了它們的發展。那時,至少有 80 多家韓國企業取得到美國政府於越南外判的合約,因而就算是普通的外判工人,他們於越南的年薪足足是於韓國的數百倍以上,可想而知這份吸引力,對韓國人有多大。
越戰除了為德秀那一代的韓國人帶來改善生活的利益外,尤記得電影中的男配角達久更也於越戰期間因為拯救了一名南越少女,最終協助她移民至韓國並跟她在韓國結婚。原來,自從 1975 年當西貢落入越共控制後,不少南越的難民乘韓國軍隊撤出之際一同逃難回韓國。那時,由於韓國政府未有明確處理難民的政策,開初政府多是鼓勵那些來自越南的女性難民與韓國男士通婚,並取得歸化資格,但後來再有另一批越南難民於 70 年代尾乘船逃到韓國,自此以後韓國政府銳意收緊移民政策,不再給予任何空間越南難民申請移居韓國的機會。
動容的《尋找離散家族》
踏入 80 年代,雖然男主角德秀已變成了中年一代,但爸爸的一句要他維護家人齊齊整整,迄今仍然影響至深,因而他對當年於興南撤退時失散的妹妹依然念念不忘。就在那時,正如電影中講及,1983年時 KBS 曾經製作了一個名為《尋找離散家族》的尋親節目,協助那些因為韓戰而被迫失散的家人,可以透過電視台的牽引而重聚。
1983 年對韓國人來說是感人的一年。一個本來只是預計播放 24 小時的《尋找離散家族》節目,播出數小時後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當時大量收看該 KBS 節目的韓國人,因看到播出後都蜂擁到 KBS 電視台,希望製作人能夠協助他們尋回他們已經失散數十年音訊全無的家人。因為反應激烈,《尋找離散家族》最終延長了播影 4 個月,幫助了萬多個因戰火而失散的家人因而獲得重遇。
當然,此節目只是局限於尋找韓國內部或在國外失散的家人,未能覆蓋至南北韓之間的離散家庭,但對於不少家庭來說,能夠一解那份從韓戰結束後內心的一大屈結,已是莫大的欣慰。因為自南北韓分道揚鑣以後,韓國政府於國內實行由上而下的「反共思想教育」,雖擁有於北韓失散的家人,但礙於當時的政治環境,都未敢公開宣揚。而且,自 60 年代朴正熙於韓國國內推動工業現化代後,數十年間舉國只是關注國家經濟發展,把一切尋親事宜都放在一旁,但到了 80 年代,經濟發展已達一定水平後,家家戶戶都有能力買到電視機,都是促使這個《尋找離散家族》節目誕生的原因。
身不由己的歷史宿命
記得電影的開頭部份,講述到德秀因為韓戰的戰火漫延至家鄉興南,因逃避北韓軍人的殺戮而選擇舉家遷離當地。當時,德秀與一眾生活在興南的無辜國民,成為了中國與美國兩大強國角力下弱肉強食的犧牲品,他們的命運都是繫於負責撤離的美軍將領的一聲令下,會否拯救他們而打開船艦的艙門讓他們逃進去。
後來,到了德秀成長後,身不留己的宿命仍然留在朝鮮半島上。當時因為經濟百廢待舉,國家需要國民犧牲個人意願,為改善國民生活而要拋開家人遠渡到西德當高危的礦工工作。在西德工作時,德秀與達久每天都是咬牙切齒地含淚工作,有一次更加不幸受困於礦場意外。但是,或許是韓國人終於不屈服於這份「二等公民」的宿命,英子聯同一群工人決定擺脫那些冷血的西德礦場管理人,自己掏手用泥剷營救被困礦場的韓國礦工,這是心理上變化,也是韓國人決議要主宰自己命運的轉捩點。
到了越戰時代,雖然韓國人的命運仍是被困於美國與越南之間,就如電影中德秀提醒達久不能到那間只是專為美軍服務的酒吧一樣,但今非昔比的韓國人來到越南,不再是當日的含淚一群,而是圖利且拯救更貧窮的越南人於水深火熱之中,好像德秀正猶豫應否拯救那些正要逃避越共殺戮的南越人民時,他也忽然回想到昔日興南撤退時美軍拯救他們時的片段,這正是韓國人身同感受的感情,但今天已成為強者的他們也要出於相同憐憫協助越南人逃過國難。
是保守還是進步
電影《半世紀的諾言》以主角德秀出發,講述他大半生與韓國國運連結在一起的一部血淚史,由於它的主要歷史選材,都是那些為改善經濟生活而無條件付出與為國家賣命的愛國主義色彩濃厚的事件,與上年同類型的電影《逆權大狀》,主要提及同時期韓國獨裁年代的種種不公義分庭抗禮,因而導演被指是愛國主義份子,是保守派借以強化朴正熙對韓國國家貢獻而淡化他獨裁一面的「樣板電影」。
然而,雖說《半世紀的諾言》有保守的成份,但記得電影中講到德秀與孫女一同到市中心的市集閒逛,望見有青年人對來自東南亞國家的韓國移民抱以歧視之際,德秀卻立即挺身而出喊止他們,皆因他年輕時也曾經於別國生活,感受被標籤成「二等公民」的歧視,所以《半世紀的諾言》也有它進步的一面。
而且,韓國的近代歷史就是如此,有出身自韓國 386 世代 (即是 1960 年代出生,80 年代踏入 30 歲並積極參與韓國民主運動的一群) 的《逆權大狀》中盧武鉉的同時,也有《半世紀的諾言》中上一輩的德秀,他們都是為了建設這個百廢待舉的弱小國家而犧牲自己,有的會為改善家庭與國家經濟生活而賣命打工,有的則走在建設民主的道路上叫喊「打倒獨裁者朴正熙」。不論政治傾向與否,他們都是一位愛家人與下一代的「好爸爸」,正如德秀於電影中曾經說到:「幸好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經歷這些傷痛,而不是我們的下一代」。
所以,《半世紀的諾言》與《逆權大狀》的出現,更重要的是提醒作為新生代的我們,不要忘記那群父親的一代對我們現在這個發達水平的國家所付出過的血汗貢獻。因為正如近月有韓國媒體進行關於世代對話的調查顯示,今天 70 歲以上的韓國長者,平均只有 3 成左右會與他們的子女與孫子,每一個月對話一次,可見當今青年一代,因為欠缺對歷史的理解,往往冷待了與長輩溝通的需要,正如電影結尾的一個鏡頭裡,老去的德秀被他的子女咎病不識時務,應把他位於釜山「國際市場」中的店舖賣去圖利,德秀回到房間中望著父親的畫像,不禁落淚之時,大廳中的子女卻歡天喜地地談天說地分享著賺錢之道,忽然間兩者映照出世代價值觀的不同。彷彿,這也是當下韓國社會世代撕裂的警號。
韓國歷史野,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