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0閱讀
  • 4回復

毛澤東評古代軍事家:諸葛亮隆中對犯兵家大忌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六如
 
發帖
5719
好友元
2
閱讀權限
26984
貢獻值
0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樓主   發表于: 2005-08-25
  毛澤東是我國兵法史上的集大成者。從辭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部長後開始研究戰爭問題。無論是戰爭時期轉戰南北,還是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都對《史記》、《資治通鑒》、《孫子兵法》和《智囊》等歷史巨著研讀不輟,對我國古代帝王將相用兵得失都有其獨到的見解,所有這些都奠定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基礎。
  
  毛澤東在研讀《孫子兵法》時,認為孫臏能夠掌握戰略主動權,駕馭戰爭,調動敵人,在運動中削弱敵人,戰勝敵人,是實踐中國兵法的千古高手。他寫道:“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毛澤東對“圍魏救趙”這一戰法非常重視,對這一戰法所蘊含的思想認識深刻。抗日戰爭時期,他在其著名的《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論述外線作戰靈活機動打擊敵人時曾指出,“這就是‘圍魏救趙’的辦法”;解放戰爭時期,他創造性地運用這一思想,指揮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實現了人民軍隊由內線防禦作戰向外線進攻作戰的戰略轉變,牢牢掌握了解放戰爭的主動權。孫臏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躺在輜車上謀劃戰爭策略的大軍事家,這更令毛澤東讚歎不已。
  
  毛澤東一生多次談到漢高祖劉邦,稱讚劉邦是高明的政治家。毛澤東還指出,劉邦是個大老粗,“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決策和用人是中國兵法探討的重要內容。有一大幫人為劉邦出點子,這位老粗取得天下,自然不是偶然的。不要小看老粗,老粗能幹大事。
  
  隆中對是諸葛亮未出茅廬之時向劉備提出的謀取天下、復興漢室的戰略建議。諸葛亮為劉備策劃的戰略目標是恢復漢室,統一天下。具體步驟分兩步走,第一步是佔據荊州、益州,建立根據地:第二步是兵分兩路,進取中原。毛澤東評點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認為造成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國兵法強調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勢,戰勝兵力分散之敵。這也是毛澤東慣用的策略。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勢的蜀漢政權兵力不得集中,國勢分散,戰而無功,最終滅亡。
  
  失街亭、斬馬謖是一件亦悲亦壯的歷史事件,評書中說,京戲中唱,都以此來頌揚諸葛亮愛惜人才、執法嚴明。毛澤東則不然,他對此有獨到的見解。毛澤東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於街亭之敗,而在於諸葛亮用兵無法,調度失略。張合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合展開決戰,戰勝張合。這就是毛澤東評點中所說的“亮宜自臨陣”的關鍵所在。
  
  明帝青龍二年(西元二三四年),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穀(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築防于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馬懿抵禦蜀軍。諸葛亮大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多次挑戰,諸將欲與亮戰,司馬懿皆不從,按兵不動,靜待其衰。亮無奈派人送給司馬懿“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司馬懿出兵應戰。司馬懿知亮計已窮,佯裝大怒上表朝廷請求決戰,朝廷不允,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監軍,不許魏軍出戰。司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藉王命制禦諸將是其智略的顯現。司馬懿更大的智略還在於不戰,使亮自敗。因此,毛澤東評點時說“司馬懿敵孔明之智”。毛澤東曾說,司馬懿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幾手比曹操高明。
  
  一九二○年毛澤東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時曾說,李世民是草莽英雄,“太原公子,褐裘而來”;晚年還曾對身邊工作人員說:“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樣,先守不攻,讓敵人進攻,不准士兵談論進攻的事,談論者殺。待敵人屢攻不克,兵士氣憤已極,才下令反攻,一攻即勝。這樣一可練兵,二可練民。”一再流露對李世民能征善戰的讚賞。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宋王朝。趙匡胤即帝位後,深感兵權對皇權的威脅,恐懼權臣兵變的鬧劇再次重演,“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禁軍重臣的兵權,建立了一套軍權分立、兵將分離的軍政體制,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權力統歸於皇帝本人,規定將帥只能按皇帝規劃的成旨行事,不得臨機決斷。這種機制在其變革過程之中,對趙匡胤強化皇權統治、進行統一戰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它一旦作為一種制度確定下來,就顯現出了它的僵化和腐朽,致使大宋王朝國力軍力衰微,自毀長城。宋太宗趙匡義繼位以後,兩位大舉興兵兩次慘敗而歸,至此大宋王朝無力再戰,喪權辱國,直至滅亡。
  
  君主制禦將帥是用兵弊法,兵家大忌。毛澤東在他數十年的戎馬生涯中十分重視對戰爭指揮藝術的把握,賦予前方將帥戰場指揮臨機決斷的全權,充分發揮了前方將帥在戰爭中的重大作用。他認為在整體戰略高度統一的前提下,前方將領必須發揮能動作用,自覺根據戰場實際,機動靈活地組織作戰,牢牢掌握戰爭主動權,確保實現中央的戰略意圖。宋太宗趙匡義在對契丹的戰爭中秉承“弊法”制禦將帥,被毛澤東稱作“無能”、“此人不知兵”,極力唾棄。
離線三郎
發帖
132590
好友元
6533
閱讀權限
132605
貢獻值
5
只看該作者 1  發表于: 2005-08-25
毛澤東我覺佢似魔頭多d~
離線rBB
發帖
8485
好友元
21650
閱讀權限
32887
貢獻值
3
只看該作者 2  發表于: 2005-08-25
唔同意bor~

蜀破 主因劉禪腐敗,次因劉備大意,為報弟仇,攻打吳,以致大敗,病逝白馬城
離線victorally
發帖
2999
好友元
4643
閱讀權限
6448
貢獻值
0
只看該作者 3  發表于: 2005-08-25

 隆中對是諸葛亮未出茅廬之時向劉備提出的謀取天下、復興漢室的戰略建議。諸葛亮為劉備策劃的戰略目標是恢復漢室,統一天下。具體步驟分兩步走,第一步是佔據荊州、益州,建立根據地:第二步是兵分兩路,進取中原。毛澤東評點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認為造成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國兵法強調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勢,戰勝兵力分散之敵。這也是毛澤東慣用的策略。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勢的蜀漢政權兵力不得集中,國勢分散,戰而無功,最終滅亡。
  
  失街亭、斬馬謖是一件亦悲亦壯的歷史事件,評書中說,京戲中唱,都以此來頌揚諸葛亮愛惜人才、執法嚴明。毛澤東則不然,他對此有獨到的見解。毛澤東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於街亭之敗,而在於諸葛亮用兵無法,調度失略。張合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合展開決戰,戰勝張合。這就是毛澤東評點中所說的“亮宜自臨陣”的關鍵所在。
.......


過左n年既事,毛生點講都得la....
隆中對就算有錯,始終帶起左成個蜀國,冇隆中對亦冇蜀國既建立
二分兵力,荊益兩地都是要地,難道唔派兵守,還是索性不要?(無奈)
失街亭,你估孔明唔想親自去麽? 梗係有其他野做喇
無法否認佢係用錯人,但係"臨陣"又難D lor...
離線
發帖
8638
好友元
3302
閱讀權限
8638
貢獻值
4
只看該作者 4  發表于: 2005-09-10
《結好孫權更重於跨有荊益》
十二月 (2005-06-02 14:59:17)

荊州之地,真正有用於北伐者,唯襄樊與江陵而已。如劉備與關羽那般,為了荊州而與孫權起釁糾紛,實乃不智亦凸顯〈隆中對〉未被真正理解,劉備當初的那句『善!』,真不知道他是“善”在哪裡!?〈隆中對〉的戰略核心只有兩個,一個是「待天下有變」,另一個則是「外結好孫權」。而經常被廣泛談論的「荊州之地」,其實是低次的層級。
既然天下要三分,蜀漢要與曹魏抗敵,那麼與孫吳的親疏好惡便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回想當年「楚漢相爭」時,韓信王齊,擁膠泗之眾,坐天下之權,操成敗之柄。韓信助漢擊楚,則劉邦得滅項羽登坐九五;韓信若叛漢助楚,則項羽得亡劉邦擁握至尊。時之孫吳,甚於韓信。韓信係出於漢,名分既有,情義亦存,顧不忍叛漢。觀之孫吳,名雖漢臣,然實內鴻志,與之劉備,具為漢臣,份屬同僚,何有尊卑之分?孫吳三世江東,劉備轉戰中原,既未道遇,亦未交誼,又何有情義之屬!?且與劉備仇敵者,曹操也。孫吳與曹魏「本無仇隙」有何必當為劉備驅使之理!?魏蜀吳三國皆想六合中原,一統宇內,故乃各自之敵也。昔毛澤東(?)有言:『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三國之中一強曹魏,二弱吳蜀;若二弱爭相互食,只是便宜得利於強魏,此「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理。故吳蜀孫劉為計而有魯肅、諸葛亮聯合之謀,乃善之善矣。
人們常說陳壽批評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是有意貶低之言,但當我攬讀越多,思索越多,卻反而越覺得諸葛亮是「短於應變」,當蜀漢「跨有荊益」與孫吳「全據長江」的矛盾衝突越來越嚴重時,諸葛亮是否有應變之策呢?何以一直堅持原本的〈隆中對〉方針!?吾納悶之。
蜀漢丟失荊州後,仍在益州立國四十三年,若非劉禪不修政理於內,姜維更易圍守於外,蜀漢國祚可能會再長久些兒。真實歷史已經講述,蜀漢沒有因為失去荊州而衰敗,真使蜀漢衰敗的,乃是「人之謀」。
荊州對蜀漢而言,最主要的意義是天下有變時,出兵北伐曹魏的次作戰基地,另一條作戰線。但對孫吳而言,荊州不僅是出兵中原的第二作戰線,也是國家安危的戰略屏障,這便是孫吳對荊州“念念不忘”的原因,孫吳進攻合肥不成,東線淮南已受制於人,「長江之險,敵與我共」已經“弱矣”,若長江上游的江漢也不保,則「長江之險,制之於敵」此“危矣”。孫吳對於曹魏的南攻還不太擔心,真讓孫吳害怕的是從長江上游,水陸並進順流而下的敵人。據有荊州,則尚有楚關、西陵、江陵、武昌四鎮可阻擋防守,若無荊州四鎮,則武昌以下,敵軍將勢如破竹的直指京口。所以孫權當時,忌懼劉備是過於曹操。孫吳奪取荊州,根本不是因為無恥及貪心,別再痛罵孫吳了,要怪就怪當時孫劉兩家彼此的信任度太差吧。
蜀漢為了荊州與孫吳反目成仇,不僅樹立另一個敵人,增加另一個威脅,更是大大違逆〈隆中對〉兩大中心思想,等於為自己的戰略失敗,提前敲響喪鐘。
我不認為龐統及法正曾經主張放棄荊州,但我個人認為,在非常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蜀漢可以“被迫”放棄荊州;雖然蜀漢政權核心有許多都是荊楚人士。我仿效健子閣下,也提出上中下三計回應之。
上計-蜀漢放棄荊州與孫吳。劉備與孫權再次會面約盟,重申劉孫聯合抗曹,且為劉禪求與孫氏之女結姻或讓劉禪與孫登二人交結為義兄弟,以表示孫劉同心一家。蜀漢荊州軍團轉進巴蜀,荊楚之地讓與孫吳接手。劉備面對荊楚人士的反彈,可以與之「曉以大義」並「封賞籠絡」。蜀漢改以攻略涼州為目標,學習劉邦王巴蜀,定三秦,取天下的故事。
中計-為劉禪求親孫氏之女、使劉禪與孫登交結,增進孫劉彼此親密信任是絕對必須的。雙方外交談判約定:蜀漢接受孫吳派任江南三郡長吏,孫吳助蜀漢奪取襄樊,然後蜀漢再助孫吳奪取合肥,蜀漢讓南三郡與孫吳。蜀漢收取關隴後,議定平分天下。
下計-直接與孫吳翻臉開戰,擊敗孫吳,搶回荊州。
必要時得上貢“漢獻帝”。



我上網睇到既...都關諸葛隆中對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