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鯤也者,古之大魚也,今未聞有人得見。卻有魚,雖無千里之身,亦有十米之巨,名為鯨。鯨之種類雖多,卻少見於世。究其原因,在於稀也。然其稀亦在於人。
人初進大海,懼其莫測,以為妖異之物滿存,故見鯨,亦以為其乃妖異者,殺其以驅邪。及後見之日多,漸不懼而為取其肉而殺之。又及後,聞其鯨鮨味香而為取其香而殺之。人殺之者漸眾而鯨日稀,終難得一見。人漸醒而立法,禁民前往捕捉,民亦漸識鯨之善,愛鯨之心日盛。
今香港有鯨種坐頭鯨一現,小聚於沙縲灣,暢然而泳。民爭相為話,城中一時之熱也,競相奔走,只為一暏鯨姿。又數日,多租船出海,欲近而觀,彷如城中大事,莫不歡然。鯨亦聞聲而滯。
然香江之水域污染甚巨,因過份濫捕而魚數亦稀,鯨之食實少也。附之貨船穿梭不停,引擎之聲不絕於耳,又鯨賴聲音定向,船音一蓋其定向之聲,鯨未知而轉其向沖上岸之事亦未尚無之。更因觀鯨者眾,嚇怕鯨而鯨漸少浮上。政府雖然力勸民眾停止前往觀看,亦有民不惜犯險,鯨因民而未能離江。鯨之體力日衰,愛鯨之民亦開始擔心,聞有九歲小孩致信渔農處,提出方法數種,只為鯨魚著想。人之初以懼鯨為始,今需亦有無心為惡者,然愛鯨者日眾,漸懂愛惜自然之心,人之幸也!
尤幸天公做美,大霧鎖江三天,鯨之所在莫之能測,觀鯨之船亦無收獲,令鯨安於天然,休養生息。自鯨到江至今已有九天,鯨影終沒,想其然已滶游於海,離城遠走。此霧莫非天意?
鯨來鯨去,一時之話,特此一文,有感於心。
公元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