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國農民仍被視為二等公民
BBC駐北京記者 傅東飛
在中國經濟改革中,農民大量離開農村進入城市
在英國,人們總習慣於把鄉村同綠色的田園景色和心情舒暢的農民聯想在一起。但是,在中國人們則盡量不去想農村。
如果中國人想到農村的話,他們得到的印象總是貧窮落後,生活艱苦。
在英國,鄉村是逃避大城市緊張生活的好去處。可是,在中國情況剛好相反,人們不斷湧向城市。
中國城市居民總是看不起農村人。"農民"這個詞代帶有很強的貶義色彩。
在北京你會經常聽到人們說"農民素質太差"。農民總是被視為二等公民。
人們普遍認為,農村各方面都比城市落後。
人們總是在說,農村的學校破爛,教師水平低﹔農村缺醫少藥﹔農村的地方官員特別腐敗,為了謀取私利濫用權力的現象特別嚴重。
在過去的20年裡,兩大現象使城市與農村的差別更加擴大。
湧向城市
在城市打工的農民被視為二等公民
第一個現象是大約有有1億到1.5億農民離開農村,到城市打工。
第二個現象是,城市向農村地區擴展。隨著城市的擴展,週圍大量的農田被吞噬。在過去的20年裡,總共有647萬公頃的土地被城市佔用。
千百萬農民到城市打工感到自己被當作二等公民。這一點很像是南非過去的種族隔離制度。在農村出生的人幾乎不可能成為城市居民。
在城市的農民工得不到城市住房,他們的子女不能上學。農民工只能在工廠和建築工地打工。生活非常緊張,收入微薄。
失去土地
這些農民工的唯一安全感就是他們回到家鄉還有一塊土地。
可是,就是這一點點土地現在也受到了威脅。
在中國,農田歸由集體所有。從理論上來講,每一個村莊擁有它週圍的土地。每一戶人家則長期租用一小片土地。
過去,農田曾經幾乎不值什麼錢。但是隨著中國城市不斷發展,現在對農田的需求非常高。
溫家寶表示要采取有力措施振興農村
在全國各地,土地糾紛有時演變成暴力衝突。
農民的憤怒和不滿與其說是針對貧窮,不如說是針對不公。 農民看到他們的土地被強行徵用,建造豪華住宅。地方官員中飽私囊,而農民卻得不到任何賠償。 農民在城市的建築工地和工廠玩命打工,所得的微薄工資卻被唯利是圖的工廠老板騙走。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人大上承諾要給農村帶來繁榮。但是,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現行制度的話,中國的8億農民將繼續成為二等公民。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780000/newsid_4786300/4786382.stm============================================================
小弟藉此文章,也談共和國裡尖銳的社會矛盾,危機,歡迎各位討論
興之所至,想到就打,沒什麼整理,見諒(將會以書面語打,希望令大家看得舒服一點)
若然只看官方媒體(相信所謂的官方媒體,喉舌大家也知道是那幾家,那幾份),現在的共和國是經濟繁榮,
政治穩定,甚至被吹噓到"太平盛世"無異
而事實是,
鄧小平時代的改革開放後,城鄉收入差距愈來愈大,這意味著社會矛盾必定會逐步甚至劇增
中共至胡耀邦總書記倒台後,推行只經改不政改的跛足改革,必然會導致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現在民間的維權意識日益高漲,抗爭不斷升級,維權運動此起彼落......
若然中共中央不能解決那尖銳的社會矛盾
像城市中的農民工問題,農村的收地問題,教育(上學貴,教育搞得像賺錢一樣,很多家庭負擔不來,教育問
題不談了,因為實在人盡皆知),醫療(和教育一樣,不必多談,問題多不勝數)和住房(樓價貴,炒風甚盛,此問
題小弟實在不是太了解,不深入)等
換幾句話說,就是地方官員執法不當,徇私舞弊,放任黑社會和無良商人欺壓百姓,貪污腐敗
近期那個海軍軍官(忘了職位,地方不算低,都算高層)王守業貪污一億六千多萬,被情婦揭發五十多次,還
天天在海軍大院門口派傳單
才被處理,這個貪官加淫棍還被選過為優秀幹部
社會矛盾不大談了,現在小弟簡單說說小弟對跛足改革的看法
現在所謂的胡溫新政,甚或由鄧小平推行的跛足改革的根本目的實為保住獨裁政權和官僚權貴們的既得
利益,為何小弟經常提到跛足改革(指的是現在共和國)十分危險,不可取?
1,市場經濟和壟斷管制的矛盾不可調和,為達到公平競爭,必然要求行政權撤出市場
2,在跛足改革下,經濟雖然高速增長,隨之而來的卻是腐敗高速增長,貪污倡X(唔識打)必然會導致執法不
公,分配不公平等等....這必定會使官民之間對立,發生衝突
3,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日趨多元化...首先經濟上利益日趨分化,價值觀念亦愈來愈多元化,唯獨政治上堅持
一元化,這正正就是一元政治和多元化社會矛盾,多元社會一旦出現,這就意味住意識形態的控制漏洞百出
漸漸瓦解一元政治
六四後,這個政權的道義合法性早已無喪失,這個一黨專政的獨裁政權要維持住統治穩定十分困難
首先要維持住高速的經濟增長,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財富分配比較公平,建立一個廉潔,高效率的
政府(如新加坡),並有效吸納社會精英的制度化渠道(都是像新加坡)和有限的言論空間
[ 本文被傑在2006-07-22 22:29重新編輯 ]